星期五, 7月 21, 2006

台灣有六個 「看不見的競爭力」 (下)

台灣有六個 「看不見的競爭力」 (下)
‧遠見 2006/07/17
台灣人本質的善良、教育體系累積培養的無數人才、相對優越的人文教養,腳踏實地的勤勉,這都是台灣未來賴以競爭的「看不見的軟性實力」。
【撰文/游常山】

軟實力三
人力資源/知識經濟發展,打敗港、韓

文化之外,人力資源更一直是台灣的軟性優勢。

在世界經濟論壇(WEF)或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的歷年國家競爭力評比中,人才這一大項,台灣排名一直都在全世界100多國中的前2到前15名,對台灣整體排名提升有極大貢獻。

近年來,全球經濟走向以知識、腦力為核心的競爭遊戲,人才更是競爭力的根本。

而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發表「2005年全球知識經濟指數」,台灣知識經濟發展表現優異,在被評比的128個國家中,排名第20位,亞洲四小龍中排名第2,次於新加坡,但是優於香港和韓國。

暢銷書《世界是平的》作者佛里曼就指出,沒有扎實的教育,國力會不進則退,這是美國最大的隱憂,作者並呼籲美國應該向中、日、台、港、星等東南亞學習教育制度。

微軟總裁比爾.蓋茲就多次讚美東亞各國包括日本、四小龍的教育體制,同時相當憂心美國未來競爭力。他認為美國高中訓練出來的學生基礎比亞洲學生差很多,而台灣的教育和訓練絕對有幫助。

「特別是我在台灣所接受的數學及邏輯訓練,讓我在事物的思考上較具邏輯性,解決問題的步驟更加完備,」Google全球副總裁暨中國區總裁李開復指出。

蓋茲認為,東亞國家「追求卓越」的教育,就是養成當地專業經理人能和世界第一流專業人士平起平坐的最大資本。

軟實力四
傳統特質/兩岸三地最溫柔敦厚的地方

一直以來,台灣人才除了教育水準外,台灣人傳統的特質──重視人情味、勤奮等也一直是重要的軟性實力。

「外國人說我們台灣的humanity(人文素養)很好,」台灣奧美集團董事長白崇亮經常從外國客戶或是其他國籍的同事口中,聽到類似讚美。

台灣人有令人欣賞的人情味,背後來自多數人「懂得感恩圖報」的善良的心。

今年5月14日母親節傍晚,台灣大學管理學院,來了四位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的貴客,共同為玉山金控集團捐贈新台幣1000萬元而興建的台大「哈佛個案教室」揭幕。玉山的合唱團高歌「感恩的心」,令哈佛商學院副院長惠瑞(Stephen Wheelright)印象深刻。

白崇亮有很多經常旅遊兩岸三地的外國同事,就常跟他分享,台灣給他們最鮮明的感覺就是:「台灣是兩岸三地中最溫暖,最友善、用中國人的話,就是最溫柔敦厚;香港就是最生意導向,非常銳利,非常商業化,中國就夾在自大和自卑之間。中國非常明顯有大國驕傲,大國驕傲仍然掙扎在自大與自卑之間。」

中、港兩極,台灣允執厥中

比起大陸和香港,台灣最大的優勢,就是有中、港之長,而無中、港之短。例如,台灣在經濟發展和法令典章制度上,既能和世界接軌(像香港);在文化主體、國民素質、生活品質上,又能自給自足、不卑不亢(像中國大陸),可以說盡得儒家經典《中庸》所說的,「允執厥中」的好處。

香港近200年殖民史,在借來的土地、借來的時間,侷促地尋找自己的族群認同。當我們看到香港出身的國際巨星成龍早期電影《警察故事》,成龍舉手對英國女王宣誓效忠時,所有中國人大概胸中百味雜陳。

而大陸的庶民社會,由於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太少,則一直有太過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以及貧富差距過大的社會緊張。

「城市像歐洲,鄉村像非洲,」台灣出身,同時也是大陸第一個留美回國服務的經濟學家林毅夫就如此傳神地形容。

所以中、港兩個大社會,這樣的兩極化發展,都不合人性;這讓奧美的董事長白崇亮近年來最愛做台、港、中三地通俗文化的比較。

「台灣的李安、香港的吳宇森、大陸的張藝謀,他們繼承三地不同的文化特色,這就是他們給世人的感覺:台灣溫暖,香港功利,大陸霸氣。如果我們可以把台灣這個厚實的人味做起來,其他兩個地方的人,都比不上台灣的,」細膩的白崇亮說得讓人心動。

濃厚的人情,淳厚、善良的民心,讓台灣在地社區的進步水準,能很快追上第一世界歐洲、美國;草根的凝聚力,也是台灣未來的競爭力。

軟實力五
生活品質/台北,優於上海和北京

近幾年,台灣各方面平均發展,已經轉變為一個適合人居住的好地方,這又是台灣一項軟性實力。

「兩岸若開放三通,有錢的大陸人、有能力的大陸人,會移民台灣,」聯強國際董事長杜書伍如此認為。

明基電通董事長李焜耀也有相同的看法,他認為此刻台灣的最大優勢就是生活品質比大陸各大城市好很多,將來如果兩岸三通,「北京的網路工作者、程式設計師大可以搬到台北來住,真的是這樣。」

根據全球最大的人力資源諮詢顧問公司美世顧問公司(Mercer Human Resources Consulting)2004年做的評比,台北生活品質優於上海和北京。

軟實力六
民主、自由、開放/外國人也瘋狂的生猛活力

近幾年來,台灣社會充滿了「眾聲喧譁」。在社會議題,在環境保護運動,在教育改革,在生態與人文交會領域的反思,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多元文化展現。民主、自由與開放,又是台灣的另一項軟實力。

台灣人享受的民主自由,反映在底層人民在寺廟前的「廟埕」活動的推陳出新,而且可以24小時不用休息。

夜深了。嘉義縣新港鄉奉天宮媽祖廟前,只剩下一攤吃海產粥的宵夜攤。襯著萬籟俱寂的嘉南平原,遠遠望去,只有這座古老莊嚴廟宇的廟埕前,今晚似乎人聲鼎沸,嘰嘰喳喳,頗不平靜。

仔細看,一群金髮白膚的訪客,操著德文,正風馳電掣,爭相試騎50㏄的機車──女團員在奉天宮前的中山路飆車,一路尖叫,騎了一遍,還要一遍,已經凌晨兩點了,看樣子,這群稀客,今晚要在媽祖面前徹底放肆,因為明天就要珍重再見了!

人稱阿山哥新港農會祕書林嚴山正領著北部來的友人經過奉天宮,看來這群來自基督教國度的青少年,不過10天,就如此被台灣特有的﹑依附廟宇發展出來的「夜市」文化深刻影響,不禁也吶喊著加入喧鬧。

讓王丹難以隱身的噓寒問暖

自由、無拘無束、善良和諧的人際關係,濃烈的人情溫暖,這都是讓許多來過台灣的大陸人難忘的地方。

天安門事件三位總指揮之一、哈佛大學歷史系博士生、作家王丹,兩度來台北市擔任駐市作家。他愛極了台北,連博士論文題目都定為台灣1960年代自由主義相關領域,研究雷震、殷海光等《自由中國》事件對台灣民主發展的影響,以便經常來台灣蒐集論文材料。

「我經常搭計程車,才一開口,司機就說:『你大陸哪裡人?』」王丹明明想隱身台北市,奈何台北人人情太溫暖周到,讓他到處受到噓寒問暖。

偉大的人民成就偉大的國家,台灣人多次受到異族殖民的歷史,又深受多元文化的滋潤增補,更加有競爭力。

台灣人本質的善良、教育體系累積培養的無數人才、相對優越的人文教養,腳踏實地的勤勉,這都是台灣未來賴以競爭的「看不見的軟性實力」。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7月號】

2 則留言: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