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8月 26, 2010

馬內到畢卡索-費城美術館經典展

http://blog.udn.com/cooljabbar/4141923

台北美術館今天舉行了一個開箱記者會,向媒體介紹了五件要在「馬內到畢卡索-費城美術館經典展」的作品,這五件作品的介紹如下:

一、愛蜜莉安柏之卡門扮像 ( Potrait of Emile Ambre as Carmen)

1880年,油畫,92.4 x 73.5 cm

愛蜜莉‧安柏 (1854-1898年)出身於北非的富裕家庭,是當時的著名人物,在成為歌劇女伶之前,曾經是荷蘭國王威廉三世的情婦。1879年馬內在巴黎郊區做水療時認識了安柏,當時他是去治療腳上的宿疾。畫作中的安柏穿著西班牙服裝,扮演比才歌劇卡門中的悲劇主角吉普賽人,這個著名的故事以塞維亞為背景,敘述的是鬥牛士、走私集團與舞女的故事。劇中女主角並不是具備貞潔與美德的傳統女人,她讓單純的愛人走向罪惡的深淵,最後反而被他殺死,因此此齣歌劇在當時備受爭議。安柏的黝黑五官和情史非常適合演卡門這個角色,她於1879年與1880年在美國巡迴演出。畫中的光線黯淡,推測場景應該是在舞台上,只不過單調的背景並沒有任何與舞台相關的元素。馬內以粗筆描繪安柏的衣服和左手的扇子,表現出他高超的繪畫功力。

作者 愛德華馬內 ( Édouard Manet )

法國, 1832–1883

馬內生於巴黎富裕的家庭,父親在法院任官職。1850年在學院派畫家庫圖爾(Couture)門下習畫,然而他的風格更明顯地受到羅浮宮典藏的古代大師作品,尤其是委拉斯貴茲(Velázquez)、里貝拉(Ribera)等西班牙畫家的影響。馬內看重官方的沙龍展,但是他的《草地上的午餐》(Luncheon on the Grass)非但不能進入沙龍展,反而因為粗略的技法與描繪男士們與裸女的野餐,在1863年的落選展(Salon des Refusées)中引起極大的醜聞。儘管馬內始終與印象派維持著疏離的關係,也從未參與印象派的展覽,然而透過莫里梭(Morisot)的介紹,仍受到印象派技法的影響,使得他1870年代的色彩運用更為豐富明亮。1870年代晚期,馬內深受疾病所苦,使他油畫數量大減而更傾向運用粉彩作畫。馬內經常將古典畫作中的元素重新組裝拼合,來描繪波特萊爾(Baudelaire)、庫爾培(Courbet)所關注的現代生活,這不啻是對於官方繪畫的挑戰,也因此成為前衛藝術家的指標性人物。

二、芭蕾舞課 (The Ballet Class)

1880年,油畫,82.2 x 76.8 cm

竇加最為世人所知的畫作,就是他畫筆下所描繪的19世紀巴黎芭蕾舞女郎。第一眼欣賞此作品時,我們看到的是舞者在教練的注視下練習著芭蕾舞步,這個看似尋常的景象,其實每個細節都是竇加精心策劃而成。透過X光觀察此畫作,我們發現畫裡的每個場景安排,竇加都曾多次草擬與修改後才定案。而畫中穿藍色洋裝的女教練,所在的位置原本是一位舞者,她坐在椅子上調整舞鞋。 竇加為了讓教室看起來更寬敞,特別在遠方的牆面擺上一面鏡子,反射出對面窗外的城市街景。竇加原本想將這幅畫出售給瑪麗‧卡賽特,讓她送給弟弟亞歷山大。不過,他又改變心意,於1881年將此畫賣給藝術經銷商保羅‧杜蘭雷爾,希望能透過他轉手賺取更高的獲利。卡賽特家族後來向保羅買下此作品,這也是竇加橫跨大西洋來到美國的第二件作品。經過世代傳承,此作品在1937年由費城美術館購入收藏。

作者 埃德加竇加 ( Edgar Degas )

法國,1834–1917

竇加的父親是銀行家,由於家庭的期望,在求學生涯的開始先攻讀法律,1854年才轉進自己真正興趣所在的美術學院,其後遊歷了那不勒斯、羅馬等地,並深受古典名作的薰陶。1862年結識了馬內,也因為後者的關係加入印象派團體,儘管竇加參與了七次印象派展覽,但對於印象派的技法與主題卻不感興趣,也如同馬內一樣與之維持疏離的關係。1880年代,隨著視力的惡化,他更大量地應用粉彩作畫,晚年則過著隱居的生活。竇加將他得自古代大師的技法轉換到當代的題材,尤其關注於舞者、劇院、競賽場合、以及城市生活的場景等,但有別於印象派之處在於竇加並不從事寫生或現場作畫,而是透過大量觀察、紀錄,再重新組合成一幅畫。他的離心式構圖相當奇特,經常採俯角等特殊視點,使繪畫空間歪斜,人物被切割、溢出畫幅之外,有可能受到攝影術或浮世繪等非西方繪畫系統影響。

三、勒岡小姐畫像 (Portrait of Mademoiselle Legrand)

1875年,油畫,81.3 x 59.7 cm

雷諾瓦此幅迷人的畫像主角是8歲的愛德芬‧勒岡,本作品完成於雷諾瓦事業初期,當時他主要是以人像畫賺取收入,並建立知名度。女主角站在雷諾瓦面前,雙手交握,臉上帶有些許不確定的神色,她盡力維持姿勢,眼神往他身後張望,希望能得到肯定與鼓勵。畫作中的室內陳設素雅,愛德芬的畫像少了瑣碎裝潢的干擾,強烈的飽和色系與濕筆畫描繪出她黑色的連身裙,圍著脖子的藍色絲巾,與後方的綠色窗簾。一條金色墜練不規則地懸吊著,好像是剛從連身裙內拉出來。愛德芬的父母親屬於小資產階級,父親是店員,母親以製作草帽為業。世人並不清楚雷諾瓦與勒岡家的關係,也不清楚此作品的背景,不過勒岡夫婦應該是認識藝術家費德列克‧巴吉爾和尚‧巴帝斯‧卡爾波。雷諾瓦參加了1893年愛德芬的婚禮,由此可見他一直是勒岡家的友人。

作者 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 ( Pierre-Auguste Renoir )

法國,1841–1919

雷諾瓦生於利摩日(Limoges),年輕時在巴黎的陶瓷工廠當畫工。1861年他開始跟隨葛列爾(Gleyre)學畫,並且經常與莫內(Monet)、西斯萊(Sisley)、巴吉爾(Bazille)在巴黎近郊寫生,雷諾瓦也因此成為印象派重要的成員,參與過四次印象派展覽。他和莫內在1860年代末的繪畫試驗,反應出典型的印象派技法。雷諾瓦藝術生涯的早期相當艱困,1870年代隨著市場的興起而好轉。但雷諾瓦此後的繪畫舆印象派漸行漸遠,1881年他走訪義大利,受到文藝復興藝術的影響,開始在畫作中融入更鮮明的立體感,女性的形象也越趨豐滿。晚年雷諾瓦在疾病的折磨下不良於行,然而仍在助手的協助下開始製作雕塑。雷諾瓦從不處理嚴肅的社會議題,終其一生的創作都與生活的愉悅有關,包括漂亮的孩童、愉快的聚會與女體等主題。

四、黃衣宮女 (Yellow Odalisque)

1937年,油畫,55.2 x 46 cm

馬諦斯是卡托.坎培吉地區一個紡織家族的後代,這個位於法國北部的區域所製造的紡織品,主要是供應巴黎時尚工業所需的織品。馬諦斯將從小就熟悉的紡織成品充分運用到他的藝術事業中,他的作品多帶有鮮豔的色彩與馬賽克圖形。1906年他首次造訪北非, 此行深深地影響了他的美學經驗,也開始著迷於東方文化、回教妻妾、阿拉伯圖騰、異國風情布料、鮮豔的色彩以及節奏分明的全版圖形。本作品是馬諦斯的女性畫作系列之一,畫中的模特兒身穿有腰身的長袖襯衫與紮腳管寬鬆女長褲,披上波斯風格的長袍。她的身體隨意擺動著,周圍是摩洛哥和土耳其風格的室內陳設。馬諦斯就像是布景設計師一樣,拿出他的珍貴收藏品,以東方壁紙、刺繡布簾、阿爾及利亞地毯與摩洛哥屏風,在尼斯的工作室打造出一個虛擬的回教後宮,並依據此場景作畫。畫中大量的鮮豔色彩佔滿了整塊帆布,也顯示出馬諦斯深厚的繪畫功力,能將互不協調且相反的顏色完美融合。畫中的宮女斜坐在躺椅上,後方的窗戶有一邊掛著色彩鮮豔的布幔。宮女旁邊放著一張摩洛哥傳統八角桌,上面擺了一瓶銀蓮花。馬諦斯在此作品中,以鮮豔動人的顏色讓整個畫面活了起來,為畫中的作品注入了抒情元素。

作者 亨利‧馬諦斯 (Henri Matisse)

法國,1869–1954

馬諦斯原本攻讀法律,1890年臥病休養期間開始接觸繪畫,曾先後進入朱利安學院及摩侯(Moreau)的畫室,也因此認識了同畫室的馬爾肯(Marquet)、盧奧(Rouault)等畫家。馬諦斯旅遊布列塔尼三次,對梵谷感興趣。1898年他首度造訪南法,在印象派與新印象派色彩理論的影響下,馬諦斯開始使用明亮而鮮豔的色彩。其後,馬諦斯的色彩運用更單純、直接而粗獷,這個轉向使得1905年他與馬爾肯、德漢(Derain)、弗拉曼克(Vlaminck)等人的作品在秋季沙龍的展覽中得到「野獸派」 (Fauvism)的稱號。儘管馬諦斯在1906年就認識了畢卡索(Picasso),卻從未顯示出對立體派的興趣,關注的比較是異國情調的裝飾風格。1917年以後,馬諦斯大部分的時間都住在尼斯(Nice),其繪畫風格也返回明亮豐富的色調。晚年馬諦斯的健康狀況已令他難以作畫,也因此發展出許多剪紙作品。

五、女人與小孩 (Woman and Children)

1961年,油畫,146 x 113.7 cm

本畫作是畢卡索生命最後十年間的作品之一,這段期間他的創作速度並沒有減緩,反而數量更多,更為豐富;他在作品中運用多元的繪畫風格和生動的色調,形成了一種全新的創作型態。畢卡索似乎是看到死神已來到他的眼前召喚,因此極力與之對抗,他以豐沛的創作來證實自己的藝術功力,證明自己仍然能自由地探索新藝術型態,並且擁有大膽創作的能力。畢卡索以流動的筆觸和生動的粉彩色與膚色來構圖女人與小孩,這是他象徵性畫作系列的經典作品,作品中描繪婦人與孩子間的親密互動,這也是他非常喜歡重複運用的主題。1955年,畢卡索在坎城買下了加利福尼亞莊園,這是一座華麗的19世紀建築,他將其中一間挑高的房間規劃為工作室,從工作室內往外看,就是種滿了尤加利樹、含羞草和棕櫚樹的花園。本作品就是在這個頂樓工作室完成的。畫中位於賈桂琳.洛克左側的女孩是畢卡索與前妻方斯華姿.吉洛所生的12歲女兒帕洛瑪.畢卡索,右側五官不明顯的女孩,則是賈桂琳的15歲女兒凱西。畢卡索處理賈桂琳的方式,和其他描繪賈桂琳的作品相同,他用側臉、長頸、鷹鼻、大眼、與烏黑的秀髮勾勒出她的臉。此作品是1961年4月20日完成的,前一個月畢卡索與賈桂琳才剛正式結婚,因此本作品象徵了兩個家庭的結合。

作者 巴布羅畢卡索 (Pablo Ruiz y Picasso)

西班牙,1881–1973

由於父親是畫家,畢卡索在耳濡目染之下很早就有志於繪畫。1900年他第一次造訪巴黎,其後經常往返於巴黎和巴塞隆那,此時期因作品色調陰冷而被稱作藍色時期。1904年畢卡索定居於巴黎,與前衛藝術家們往來密切,此時的繪畫風格用色趨於甜美溫暖,被稱為粉紅色時期。1906年畢卡索認識了馬諦斯(Matisse),但並未被野獸派技法吸引。1907年,在塞尚與非洲藝術的影響之下,他創作出轟動的《亞維儂的姑娘》,從此與布拉克(Braque)共同發展出立體派,被視為現代藝術重要的里程碑。1917年畢卡索造訪義大利,隔年與奧佳(Olga Koklova)結婚,他為妻子繪製的肖像重返學院技法,標示了古典主義時期的開端,1925年也曾參加過第一次超現實主義展。1930年代畢卡索關注歐洲局勢的騷動,1937年的名作《格爾尼卡》(Guernica)以史詩般的氣魄描繪西班牙內戰的悲劇,深深撼動人心。1949年以後,畢卡索大部分的時間都住在南法,此時他的繪畫與委拉斯貴茲(Velázquez)、馬奈等大師對話,重新詮釋藝術史上的名作。畢卡索是個多產的藝術家,除了油畫,也製作了大量的版畫、雕塑與插圖,豐富而持續轉變的創作對二十世紀藝術帶來深遠的影響。

沒有留言: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