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教父張忠謀,是台灣的柔性國防,因為,他領導的台積電,是攸關全球科技發展的重要基石。
張忠謀為什麼能成功?因為,身為企業創辦人,他要永遠比創辦時更前瞻,怎麼做?憑藉的就是終身學習與獨立思考。
張忠謀小的時候身體不好,母親買了一排排的書放在家裡,於是,他從《水滸傳》讀起,一本一本,養成了終身學習與獨立思考的習慣與方法。「方法是有紀律、有系統、有計劃。系統是一套套的學問,不是今天看一點小說,明天看一點歷史,後天看一點藝術,這樣效能很低。」
母親為他奠定了學習與思考的基礎。至於張忠謀向來強調的誠信正直等重要的價值觀,則是父親奠定的。甚至,原先想要當個作家的張忠謀,也是因為父親的勸說,而放棄了作家夢。
什麼樣的家庭教育讓張忠謀成為今天的張忠謀?
我覺得,家庭教育對我影響最深的,應該是價值觀。
我除了中學讀書時,在學校住了兩年半,到十八歲為止都住在家裡。
我是獨子,父母親花在我身上的時間很多。在那時候的中國,商界應酬是蠻多的,我的父親雖然在商界,卻不常應酬,我回想起來,至少有一半的晚上是在家的。有時候我們全家甚至還會去附近旅遊,所以,父母親對我的耳濡目染很有一貫性、很持續地影響著。
終身學習,就是有系統性、計劃性、有紀律的學習,這個讀書的習慣,是媽媽奠定的。
小時候,我的健康不是很好,我就一直沒有運動細胞,我那個時代,香港的朋友都是踢足球,所以,小學時的朋友就會比較少。
我最記得的是,母親買了當時的小學文庫,擺了滿滿的一書架,我最喜歡讀《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我也讀了很多嚴肅一點的書。
我媽媽的教育程度其實不是很高,可是她看小說也看得很多。後來,我很喜歡文學,包括冰心、巴金都看了。我當時喜歡白話寫作。
我爸爸受的教育比媽媽高,在外面交往的大多是知識份子,所以,他的談吐自然也比媽媽更是知識份子。我爸爸跟媽媽都分享他們的價值觀給我,可是爸爸是更為堅持。
我爸爸在銀行工作,有些事情雖然他不告訴我,但是,他做人的方寸與價值觀大大的影響了我,可以說,在十八歲以前,我的價值觀就已經形成了。
十八歲之前,我發現自己喜歡文學,我想要做一個作家,不是像托爾斯泰那樣的文學家,我覺得作家比較可以達到。
當時,我爸爸對我的文學才能固然是蠻驕傲的,他有時也會把我寫的東西傳給他的朋友看。可是,他對我的文學天才有一個很現實的顧忌,因為,老實說,在那個時代,當一個普通的作家是連飯都吃不飽的。
立志做個領導人
我想當作家,有一個原因與我的志向有關。
我讀南開中學時,就立志做一個領導人,至今還是如此。我所謂的領導人是意見領袖。
那時候,很少人受中學教育,所以當時中學畢業就算是知識份子,知識份子這個名詞只有中國有,在美國沒有。而且,那時候在中國,很多作家都可以當領導人。
所以,我念初三、高一的時候,想做作家也想做領導人。
爸爸對我的影響很大。後來,我決定不做作家。但是我還是朝向領導人的方向走,一樣可以改變社會,對社會有貢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